新闻中心
8月7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召开。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郝生旺全面介绍了西安市场监管系统以标准化执法“西安模式”,推动服务型执法纵深发展的经验做法及亮点成效。 2022年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创造性地将“标准化”理念引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中,探索建立一套标准规范、一套程序办案、一套机制协作、一支队伍执法的“四个一”执法标准化模式。目前,已经发布实施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文书规范》《人员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范》《市场监管“互联网+监管”执法系统操作规程》5项地方标准,即将发布《案卷评查规范》《案卷管理规范》2项标准,初步构建了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的执法标准体系。7月3日,西安标准化执法模式被评选为陕西省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7月18日,国家标准委评审委员会组织14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和行政法学、标准化领域专家学者,在西安举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业标准申报工作研讨会,推动标准化“西安模式”向全国推广。 法治是最大的公平、规范是最好的服务。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总局、省局服务型执法工作要求,将服务理念深度融入标准化执法模式,既以统一规则守护市场公平,又以精准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着力构建“执法有尺度、服务有温度、监管有效度”的新型执法生态。 以标准化的执法流程 践行“服务理念” 在已发布实施的5项执法标准的基础上,配套制定51项程序规范,优化了案源线索移交和管理办法,编制了行政处罚普通程序、简易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等6张“标准化”流程图,将“三品一特”、价格、广告、知识产权等8个重点领域的269项行政处罚事项,逐条细化为9级裁量阶次,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弹性空间。通过标准化的执法流程,提升执法办案的规范性、一致性、公平性,让所有主体在同一尺度下获得平等对待。今年以来,全局系统共办理行政案件2741件,均做到了公平公正、阳光规范,执法对象认可信服。 以标准化的执法行为 彰显“服务温度” 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企业感受到“规则可预期、权益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将助企发展贯穿标准化执法全过程,建立事前“问诊式”指导、事中“解剖式”规范、事后“康复式”回访机制。事前,开展“普法宣传+提醒告知”活动,引导提醒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事中,规范执行“三项清单”,全面实施“三书同达”,积极推行“学法减罚”,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今年以来办理轻罚免罚案件518件、“学法减罚”案件64件,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容错纠错空间。事后,探索建立纪检、法制、执法部门分工负责的“三级回访机制”,动态掌握当事人罚款缴纳、问题整改进展,跟进做好政策宣讲和合规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以标准化的执法监督 保障“服务质效” 通过构建“可量化、可追溯、智慧化”的标准化监督体系,既监督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也监督服务举措的到位率和满意度,督促“服务型执法”各项要求刚性落实。全面推广应用“综合执法办案系统”,做到案件录入率100%、案源核查率100%,实现案件查办全过程记录、调查询问全流程管理、执法监督全周期覆盖。深入开展“一把手跟执法”、案卷评查、执法质量考评、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活动,组织对2021至2025年结案的2000多个案卷评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针对隐患大、风险高的程序和环节,进一步优化调整执法规范,细化过程控制,防范执法风险。上半年,以市局名义办理的行政案件行政败诉率和复议被纠错率均为零。 以标准化的队伍建设 夯实“服务根基” 通过建立“选人有标尺、育人有路径、行事有准则、价值有追求”的执法队伍建设“四维坐标系”,将“服务意识”内化为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外化为执法行为的自觉遵循。持续开展“一周一法、一月一考、一季一交流”全员学法活动,大力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人才,目前,已建成152名的市级综合行政执法人才储备库,30余名业务骨干入选全国和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人才库。持续深化行风建设,教育引导执法干部严格执行“十要十不要”,强化公仆意识,树牢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和践行我局“忠诚、公正、廉洁,务实、创新、奋进”12字核心价值理念和“崇法善治、严谨求实、担当实干、敢为人先”4种精神,将价值理念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促使每一名执法干部既懂执法的“尺度”,又有服务的“温度”,既守制度的“刚性”,又怀为民的“柔性”,真正成为“服务型执法”的鲜活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