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专区
实验室仪器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好搭档”,无论是电子天平、干燥箱等设备,还是烧杯、滴定管等玻璃仪器,甚至是分光光度计等光学仪器,它们的清洁与维护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些常用仪器的清洗与维护要点。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是实验中必备的称量工具,使用细节和维护不到位会降低其灵敏度、准确度,缩短寿命。 使用前需预热10分钟,避免开机后直接称量; 称量物温度需与天平温度一致,不可将过热或过冷物体放在称量盘上; 挥发性、腐蚀性试剂需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称量时关闭侧门,完毕后及时清理称量盘上下及角落的残留物质; 空气潮湿导致部件结垢时,先用铲、剔、刮除去锈蚀块,再用砂纸打磨,最后涂保护层; 实验完毕,关闭侧门,盖上天平布,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 电热恒温干燥箱 电热恒温干燥箱用于烘焙、干燥物品,工作电压220V,常用温度100~110℃(不宜过高)。 可燃性、挥发性化学物品严禁放入箱内;箱内载物需放在隔板中心部位,不影响空气流通以保证温度均匀; 使用时避免湿手触摸箱体和开关;出现异常、气味、烟雾等情况,立即关闭电源,由专业人员检修; 定期擦拭箱壁内胆和设备表面,保持清洁,增加玻璃透明度; 长期不用时拔掉电源线,定期按使用条件运行2~3天,驱除电器潮气,避免器件损坏。 恒温水浴锅 恒温水浴锅用于蒸馏、干燥、浓缩化学药品及恒温加热,是实验室必备工具。 使用前需了解操作方法:加水前切勿接通电源,建议加蒸馏水(减少水垢);水量不宜过多(避免沸腾溢出),也不可低于二分之一(防止加热管露出水面),严禁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加热(以免损坏加热管); 注水时避免水流入控制箱,以防触电;恒温控制失灵时,可用细砂布擦亮控制器银接点; 使用完毕,取出恒温物,关闭电源,排尽箱内水,做好使用记录。 烧杯 烧杯用于取用液体、配制溶液、简单化学反应,但不可代替量筒量取液体。 加热时需垫石棉网,不可直接用火焰加热(底面大,局部受热易炸裂); 加热液体时,量不超过容积的1/3(防外溢),外壁需擦干; 加热腐蚀性药品时,用表面皿盖在杯口防溅出;不可长期盛放化学药品(防落尘、水分蒸发); 溶解或稀释时,玻璃棒搅拌不可触及杯底或杯壁。 试管 试管用于盛放少量药品及加热反应,使用需注意: 装溶液不超过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 取块状固体需用镊子放入,避免直接坠入(防试管底破裂); 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管口不对人;需先预热,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加热液体时倾斜约45°; 保持试管外壁无水(防受热不均炸裂);加热后不可骤冷,未冷却至室温时不洗涤;加热用外焰。 容量瓶 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溶液,是细长颈、梨形平底玻璃瓶,带磨口玻璃塞,瓶颈有标线(对应指定温度下的容积)。 不可配制小于其容积的溶液;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好备用; 溶质需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不可在容量瓶内溶解;转移时用玻璃棒引流; 溶质溶解放热时,需冷却后再转移(温度升高会导致瓶体膨胀,体积不准); 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可超过标线(超量需重新配制); 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保存(容量瓶不可储存溶液,防腐蚀影响精度); 使用完毕及时冲洗,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间夹纸条(防粘连);记录体积保留4位有效数字(如XXX.0mL)。 滴定管 滴定管用于滴定分析中测量滴定剂体积,精度达0.01mL,分酸式(带玻璃活塞)和碱式(带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 酸式、碱式不可混用:酸式装酸性物质和大多数中性物质(尤其是强氧化剂),碱式装碱性物质(碱和碱性盐); 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液,漏水需重新给活塞涂凡士林;装液前用洗液、水冲洗,再用待装溶液润洗; 装液至零刻度线以上,检查出口管是否充满溶液(有气泡需排气);调整液面至“0”或以下某刻度; 滴定时垂直夹在滴定管夹上,碱式滴定管需拇指与食指在玻璃珠旁捏乳胶管(不捏玻璃珠或使其移动);接近终点时逐滴或半滴添加,至溶液颜色明显变化; 读数时手持上部无刻度处,保持垂直,视线平视凹液面(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滴定结束后,剩余溶液弃去(不倒回原瓶),清洗后倒挂于铁架台。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烧杯、试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玻璃仪器,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否则会造成结果误差,影响寿命)。 简单仪器(如试管、烧杯):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蘸合成洗涤剂刷洗,最后自来水冲洗至倒置时器壁形成均匀水膜(不成股流下); 有油污的器皿:先用碱性酒精洗涤液,再用洗衣粉水或肥皂水,最后自来水冲洗; 有锈迹、水垢的器皿:用(1+3)盐酸洗液浸泡,再自来水冲洗; 有凡士林油污的器皿:先擦去凡士林,再用洗衣粉水或肥皂水烧煮,取出后自来水冲洗; 精细仪器(如容量瓶、移液管):无法用毛刷刷洗,可用洗涤液浸泡后清洗; 洗净后不可用手、布或纸擦拭(防重新污染)。 常用光学仪器的维护与清洗 分光光度计、折光计等精密光学仪器,需细心维护: 使用时严格按说明操作,不松动连接部分,避免跌落、碰撞(防光学零件损伤、精度下降); 测试样中无硬性杂质,固体试样需防划伤或压痕折射棱镜表面; 使用完毕,严禁直接入水清洗(防光学系统管路进水);打开棱镜,用擦镜纸轻轻擦干(仅限擦镜纸接触棱镜,防损坏光学平面); 存放于干燥、无灰尘、无油污及有害气体处(防光学零件腐蚀或生霉); 清洗光学部件(棱镜、平面镜、镜头):先用蒸馏水,有污渍可用乙醇和乙醚混合液;用擦镜纸或棉球沾少量清洗剂,从中心向外单向圆周擦拭(不可浸泡);避免用力擦拭(防划伤增透膜);清洗后用擦镜纸擦干,避光保存。 实验室仪器的清洁与维护,是实验数据准确、仪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无论是基础玻璃器皿还是精密光学仪器,遵循正确的清洗和操作规范,才能让这些“搭档”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助力实验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