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新闻

喜报!市质检院干部在全市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10-09 21:15:54 浏览:1837 来源:办公室 字体:

近日,西安市委理论讲师团下发《关于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征文活动的通报》,市质检院干部郭王钊同志撰写的文章《弘扬延安精神 抓好质量检验》代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参加征文竞赛活动,获评为全市二等奖。

2025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的“弘扬延安精神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征文活动中共征集文章1090篇,评选出优秀征文66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30篇。

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市质检院精心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围绕市场监管工作实践中的所得所感进行文章撰写,以生动笔触书写了学习贯彻延安精神的深切感悟和深刻体会,把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心声抒于胸中。其中郭王钊同志撰写的《弘扬延安精神 抓好质量检验》通过梳理延安时期质量工作的历史实践,分析了其“党组织领导、适配生产力、群众参与、技术支撑”四大特点,揭示了延安精神与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内在契合性,并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视角出发,提出新时代质检工作需以延安精神为引领,在政治方向、思想路线、宗旨意识、技术创新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启示。文章得到市局推荐,并在全市众多参赛文章中脱颖而出。

今年以来,市质检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把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和陕西省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推动西安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成果渐次开花,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市质检院将以征文获奖为契机,进一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凝聚奋进动力,营造浓厚的清正廉洁干事氛围,以“抓好质量检验”的魄力志气服务全市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大局,在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中取得更多更新成绩。‍


附:获奖文章


弘扬延安精神 抓好质量检验

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郭王钊

摘 要:延安时期,党将质量工作逐步上升到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层面。本文通过梳理延安时期质量工作的历史实践,分析其“党组织领导、适配生产力、群众参与、技术支撑”四大特点,揭示延安精神与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内在契合性。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视角出发,提出新时代质检工作需以延安精神为引领,在政治方向、思想路线、宗旨意识、技术创新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启示。


关键词:延安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质量;检验检测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的号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强调了“七个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居于首位。检验检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必须走在前列。作为检验检测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并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延安时期强化质量工作的特点

(一)注重加强党组织对质量工作的领导

延安时期是党的百年波澜壮阔历程中十分曲折的一段,见证了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大跨度的经历使当时的一线生产组织者对边区的生产实际乃至质量管理有了更为强烈的认识。党中央明确提出“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 的工业建设目标,只有质量好,才能在战场上起胜利作用;只有数量多,才能起更大的作用;只有成本低,才能不受财政限制,而增加数量,强调三者辩证统一。并通过积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参与质量工作,从政治高度看待、从政治维度推动、从政治效度评价质量工作,边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注重质量要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3次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们党从追求产量到重视质量的轨迹。1941年11月提出“提高边区工业品质量案”“改进农林园艺之种植法,增加生产案”“统一边区度量衡案”;1944年11月指出“工业方面也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倾向,必须加以纠正,从精通业务、加强管理与提高技术等方面,给以有效的改进”;1946年4月重申“质量不好就等于浪费”“发展工业的关键在于资本与技术”。不难发现对质量的表述变化与当时的物质供给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从根据地长期处在环境艰苦和敌人封锁的严重困难下优先解决数量的供给,到对质量的要求明显增多,从个别字词逐步增多到成句、成段和系统性要求,映射着党对质量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三)注重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改进质量工作

刘少奇曾深刻指出,“要出的成品是供给广大群众用的,如果只追求数量不管质量的好坏,就是缺乏群众观点的表现”。1944年,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中共中央西北局颁布《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决定》强调,“工厂的领导干部及党员必须联系群众,依靠职工群众的力量来改善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才能把产品质量提高。要使全体职工把工厂看作是他自己的家庭一样,在竞赛中继续创造出各业的劳动英雄”。边区政府经常利用一些纪念日,开展竞赛活动,来完成突击任务,如举行“纪念五卅生产大竞赛”“纪念刘志丹生产活动周”“学习赵占魁运动”,通过运动达到稳定生产情绪,激发劳动热忱,提高生产质量的目的。

(四)注重以技术支撑生产和改进质量

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制定了多项措施,吸引人才,其中的沈鸿、钱志道、杨作材、陈振夏、华寿俊等都是当时的佼佼者,受到重用。对质量技术的重视,也体现要求按照质量标准开展生产上。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提出:“要求每项产品要有必须的标准,要有严密的制度和检查。布匹每6寸经纱不少于58根,缠纱不少于50根;鞋子要质地厚实,底线要拉紧,坚决消减‘礼拜鞋’;火柴每盒不得少于90根,根根能用;重工业产品都做到坚固标准,各种产品都要保证在一定质量下来提高产量为标准”。从今天检验检测角度看,这些标准还很“粗糙”,但体现了边区开始用标准来评价质量、规范质量的初步探索。

二、延安精神与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联系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方法理念的总结,是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包括质量方针、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方法等,其在很大程度上和延安精神的内涵相契合,并佐证了延安精神的真理性。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质量方针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革命事业的灯塔,对应质量管理中 “质量方针”的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向中国质量大会致贺信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我们坚定政治立场,融通重大观点,每一项突破都是忠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重大要求轨迹的实践成果,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形成了体现国家意志、完成国家使命的强大合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解放思想不是自由畅想、异想天开,它往往脱胎于实事求是解决工作问题的现实要求;解放思想也很难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它常常成形于艰苦卓绝、不懈奋斗求索的过程。只有摸清实际情况、理顺发展思路,才能有思想解放的底气。在质量领域,“ISO9001”是产品质量的象征,企业产品有质量的高低之别,政府实验室检测工作落实同样也有效果的优劣之分。我们承担着建设质量强市的重要职责,武装别人先要武装自己,有效质量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就必须把检测标准研究得更勤更深、理解得更透更准、运用得更好更实。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检工作说到底就是严把质量关,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根本上必须顺应、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让人民获得实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把组织的宗旨指向顾客满意,将理解和满足顾客的要求作为首要工作考虑,并以此安排所有的活动,质检工作所面对的顾客就是经营主体。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成色更足。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过程方法

延安时期“将资源与活动作为过程管理”的思维,与新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高度契合。西安市提出“深化六个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正居于首位。我们以旋翼机标准体系制定及检验能力建设为研究目标,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合申报陕西省低空重点项目,在无人机标准化研究和产品质检能力建设上发挥专业作用,谋求我市无人机检测中心的加速落地,体现了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当代实践。这种思想方法不管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都成为我们作出科学决策、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前提。

三、从二十届三中全会视角看延安时期质量工作对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延安时期注重生产质量的优良血脉代代赓续,也引人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者,应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什么样的思想力量?当前,我们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让延安精神鲜活的思维方法融入到行为习惯,必然为事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4。

(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在质量工作中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直面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的立场态度,代表的就是正确政治方向;今天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的仍就是这一方向,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我们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越是联系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检验检测领域实现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再造、整体性重构一系列伟大成就,我们就愈加深切地认识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将再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因此,检验检测工作必须以把政治绝对忠诚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动力,把服务保障党的中心任务作为职责使命,充分理解检验检测职能在整体改革中所承担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正确认识全会精神的创新基点、内容边界以及与其他相关改革举措的关联,在认真吃透、准确把握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精神前提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以检验检测职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在质量工作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也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强烈信号。西安的质检事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但仍须更加积极主动把抢抓机遇作为推动发展的有力抓手。风正时济好扬帆,政策是借势而起的重要机遇,也是突破瓶颈的有力工具。

实体经济是检验检测的根基,服务实体经济是检验检测的天职,西安市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分布广,是全市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这决定了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上,传统产业并不一定是落后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同样可以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作为检验检测部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绝不能忽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在质量工作中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西安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强调,“干字当头、不骛虚声”。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检验检测领域改革的科学性才有支撑,落实的有效性才有保障。我们党把人民的分量看得最重,我们在工作中也必须把改善民生时效作为服务群众的根本标尺。

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谦虚态度对待人民。质量强市每一张蓝图、检验检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基层一线抓落。岗位上,我们在实验台前默默做着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下班后,自身也是西安市万千普通市民的一员,确保过手的检验检测结果准确,不枉不纵,才能将心比心、问心无愧,对广大市民、对家人、对良知有一份交代。

(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逻辑:在质量工作中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加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西安市经营主体已突破327万户,质量检验直接监管和服务的“面宽”“纵深”都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程度,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繁重,一些困难甚至超越了过去的经验和认知。无论是推进质量强市,还是规范市场秩序、稳固安全底线、提升治理效能,每一项使命都需要计之长远,需要脚踏实地付出百倍努力,来不得半点虚功。越是面对市场失序风险加剧种种压力,越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越是面对监管难度和复杂性上升两难多难的考验,面对外界一时的不解甚至埋怨,就越要找对路子、保持韧性,越不能灰心气馁、退缩畏惧,更不能自我设限、改弦更张。

从延安时期“以质量促革命胜利”的历史智慧,到新时代“以质检助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不变的是党对质量工作的政治引领与人民立场。站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西安质检人将以延安精神为“魂”,以改革创新为“器”,在质量强国建设中续写时代篇章。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二维码

客服电话

检验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