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专区
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日常运营中,实验原始记录的规范管理是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可追溯性的关键环节。但实际操作中,不少实验人员会对原始记录的形式、内容要求等产生疑问。下面针对6个高频问题,结合规范要求逐一解答,帮你理清操作要点。
1、什么情况下可以取消手写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不一定要手写,实验室只要能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如防止篡改、确保可追溯),采用非手写形式(如电子版)是允许的,这并非硬性规定。
2、原始记录可以写成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签名吗?
可以。原始记录允许誊抄(如将电子版打印为纸质版),但需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保存电子版原版记录;二是要确保打印版与原版内容一致,能够提供完整的溯源链条。
3、检测样品的图谱是不是不用打印出来,只写原始记录就可以了?
图谱可以不打印出来,直接存放在电脑中,但需在纸质原始记录上明确标注图谱的具体存放路径(如电脑盘符、文件夹名称等)。同时,电子版图谱需妥善保存,且不得随意更改存放位置,以防丢失或无法追溯。
4、报告上包括的信息在记录上都必须有吗?比如经统计分析后计算的检测结果、绘制的曲线、结果判定等,原始记录上可以没有吗?
报告上必须包含的信息,可参考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资质认定)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准则中的具体要求。
而原始记录上必须包含的核心内容的核心内容如下:
▶样品的表述(如样品名称、规格、状态等)
▶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如样品编号)
▶使用的检测和校准方法(如标准编号、方法名称)
▶环境条件(如实验过程中的温湿度、气压等)
▶使用的设备、仪器和标准物质(如设备编号、标准物质批号)
▶观察到的记录(如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原始读数等)
▶依据记录所进行的计算(只需写出计算公式,无需列出完整计算过程)
▶实验/检测人员的签字
▶审核(复核)人员的签字
结论:依据现有原始记录能够完整复现实验过程,是对原始记录的终极要求。
5、若是原始记录不用每页都签字,那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控制?
只有在确保记录完整性(无缺页、无篡改)的前提下,才可以只在原始记录首页签字。常用的控制方式为标注页码(如“第X页/共Y页”),通过页码明确记录的总页数和顺序,防止页面缺失或替换。
6、举例说明下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啊?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在测量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测量设备精度、环境波动、人员操作差异等客观因素,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误差范围。它是测量过程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并非由操作错误(如读数错误、设备故障)导致的误差。
实验原始记录是检验检测工作的“痕迹证据”,其规范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与可追溯性。希望以上答疑能帮助实验室人员更清晰地掌握原始记录的管理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规范,规避操作风险,保障检测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